根據美國兒童牙科學會(AAPD)以及美國兒科學會(AAP)的建議,在寶寶滿1歲後就應該檢查牙齒了。(參考資料)
第一次看牙,通常是檢查和塗氟,以及讓小朋友熟悉環境。(曾經遇過剛出生11天的嬰兒胎生牙搖動,轉診來拔牙)
在小朋友長牙後,就要養成睡前清潔的習慣,選擇適合的工具如:紗布、指套型牙刷、兒童牙刷。通常一開始刷牙時孩子都會抗拒,家長須有耐心,拿玩具轉移注意力,或是家長自身也作勢刷牙讓他模仿,給他牙刷當成玩具把玩。
漸漸的開始讓小朋友躺下,讓他的頭躺在自己的大腿上幫小朋友清潔(如圖看診方位),這樣視野較清楚且好操作。

何時用牙線
乳牙總共有20顆,在最後面2顆乳臼齒長出來後(大概2歲半左右)開始會卡食物時就應該做牙縫的清潔,臨床上這裡是最多小朋友罹患蛀牙的區域;這2顆乳臼齒的換牙時間大概在小學4、5年級時,需要共存的時間非常長,因此蛀牙的機率也隨之提高。牙縫蛀牙有時臨床上肉眼不容易辨別,需要照X光片才能察覺,所以做好牙縫的清潔也不亞於牙刷清潔。
清潔小朋友牙縫,個人覺得牙線棒較方便操作。
在睡前刷完牙後,跟孩子說還有4個地方需要清潔,分別是右上、左上、右下、左下的乳臼齒間牙縫。
「來1······、2······、3······、4······好了,你真棒!」
在我兒子11月大時,帶到診所塗氟。
最後附上一首可愛的潔牙歌曲
Hits: 1956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