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 改 固定? Yes or No ?

By |2022-08-01T07:34:56+08:001 5 月, 2022|All-on-4, 活動假牙|

在高雄學員問到:林醫師,請問4支植體的overdenture可否改成All-on-4?這句提問基本上是有瑕疵的,因為All-on-4不代表用4支植體的固定假牙而已,它還包含了是用MUA(multi-unit abutment)銜接植體fixture和假牙,及術後立即受力immediate loading。

假牙,何處是我家?

By |2020-05-22T23:21:56+08:0021 5 月, 2020|活動假牙|

患者:「醫生,這幫我調整一下。」 我:「假牙在哪裡做的?」 患者:「在其他診所做的,才剛做沒多久。」 臨床上,常常遇到在其他家診所做的假牙,這時我會仔細了解一下原因,花時間釐清患者的主述,尤其是全口重建類的活動假牙、植牙等等。而患者變換診所的理由常歸類為以下幾種: 覺得對方亂做而後悔 期待太高,溝通不良造成的誤解 搬家交通不便 醫師生病或診所關門找不到人 接著,我會根據X光片及口內情況來評估。 溝通不良往往成為患者不願意回去原診所的主因,患者會抱怨為什麼活動假牙常常得回去調整?好麻煩!這時我會提出解釋:戴活動假牙吃東西時,等於是透過個板子壓在牙肉上咀嚼,因此會導致下沉,而每天咬每天碰撞,每個人的咀嚼軌跡都不同,我同時也得花很多時間才能根據個別情況將活動假牙調整好。 如果是植牙的話,其價格是活動假牙的數倍,基於患者當初信任原本治療者技術和服務的初衷,我通常僅簡單看一下狀況,最終仍是建議患者回原診所處理。 至於為何不接手後續調整,有以下原因:  不確定患者當下是否明白可能的風險 調整可能修壞假牙 調整後並無改善 調整後可能產生併發症(譬如:假牙掉下來,黏上假牙後臉腫起來變成蜂窩性組織炎) 以上如果弄不好,患者可能反而怪罪接手的牙醫師 假牙責任歸屬不明確 一但調整後出狀況,原先的牙醫師可以咎責是後續的牙醫師修壞了 接續假牙製作,若底下的植牙發生了併發症(ex:植體周圍炎)而流膿有臭味,這時將無法釐清責任歸屬於植牙的醫師,或是接手的假牙醫師,患者若是當初植牙時位置不佳,底下的齒槽骨有缺損,亦或是假牙的殘存黏著劑造成影響,都可能導致種種不良的現象發生。 植牙後續維修問題 全世界至少有300種以上的植體廠牌,其對應的工具、螺絲也非常多,如果植牙發生併發症時,而醫師不知道植牙的廠牌而缺乏對應的工具,屆時將是非常棘手的狀況。 如何預防? [...]

正式活動假牙製作流程

By |2020-05-03T18:37:03+08:002 5 月, 2020|活動假牙|

臨床上全口活動假牙大概需幾次療程呢?費時多久呢? 通常我會回答5次,若每周來1次大概需1個多月的時間,之後也得回診直到調整到沒症狀,才會拉長追蹤時間(大概每3個月或半年回診1次)。 備註:此篇為個人贋復專科訓練流程內容,而製作活動假牙的方式很多,學派也不少,像是不用面弓、閉口印模、哥德式tracing、吸附性假牙等,都有其多樣性及變化,無法一概而論。 以下用個案例來解說 第一次約診:印取初模、灌製研究模型、 製作個人印模托 首先,我們要複製患者口內的情況,先做第一次印模(preliminary impression)來灌製研究模型(study cast)。目的是讓醫師可以大概了解病患牙弓大小形狀,注意是否有特殊的倒凹,以製作客製化的印模牙托(individual tray)。 第二次約診:完成邊緣成形及最終印模 因為活動假牙的邊緣密封性很重要,是影響假牙穩定度的關鍵。所以在個人化牙托邊緣會用綠色混合材(green compound)做邊緣成形(border molding),確定牙托有一定的吸附力後,上顎的牙托會在palate處打幾個宣洩孔,讓材料不會因蓄積而墊高,之後塗上牙托黏著劑(tray adhesive agent),我使用的是Polyether或矽膠(addision silicone)做最終印模(final impression)。[提醒:用polyether印模需先用凡士林在嘴邊塗一層,以免黏在臉部不好清潔(順便幫病患去粉刺?!病患會不舒服😂)] 最終印模給技師後,會做beading and boxing並灌製出主模型(master cast)。 患者正式印模前口內照 左側為第一次看診灌製出的研究模型;右側為第二次看診印出的最終印模 備註:臨床上未記錄到此病患,取其他患者相似照片 [...]

活動假牙的愛恨情仇

By |2020-05-01T10:16:33+08:0030 4 月, 2020|活動假牙|

牙齒是人體重要的器官,掌管咀嚼(將大塊東西分解成小塊)、自體感覺(咬到頭髮會知道)、發音(齒舌音,缺牙講話漏風)、美觀(潔白整齊的牙齒賞心悅目)。 牙齒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恆牙即萌發進入口腔進行功能,此刻起就開始磨耗。 缺牙後,有些牙醫師會給一副活動假牙,其牙齒為樹脂牙(分為較軟的樹脂牙和較硬較耐磨的塑鋼牙)。 其中,塑鋼牙磨耗速度是正常自然牙齒的3~4倍,最大磨耗區2年約降低0.3mm,而對咬牙是陶瓷牙冠和固定牙橋則會更嚴重。若要避免快速磨耗,對咬牙陶瓷表面則需要高度拋光打亮。(文獻連結) 下圖是回診患者狀況,2年前(40歲左右)上顎做了全口活動假牙,下顎則是4顆植體支撐的覆蓋式活動假牙。 2年前正式假牙裝戴外觀笑容照 2年前正式假牙 2年前正式假牙 下圖可見假牙的後牙,原本是凹凹凸凸的牙齒型態,現在變為圓滾滾、發亮的介面,此為磨耗現象。 當詢問患者使用情況時,他回:「什麼東西都可以吃。」 追問肉可以咬嗎?菜咬不咬得爛?依舊回答:「都可以啊!」 由此可知假牙使用的效果相當不錯😁 最後則不忘提醒患者,塑鋼牙易磨耗,如果未來5~10年覺得咬頭磨耗到超平而變得不好咬或不好看時,則可考慮重新做一副新的。 回診塑鋼牙磨耗情形 回診塑鋼牙磨耗情形 [...]

覆蓋式活動假牙Overdenture

By |2020-05-23T15:55:07+08:0019 4 月, 2020|活動假牙|

全口無牙的治療項目在上篇無齒之徒已有提到,若預算無法負擔All-on-4,活動假牙中的覆蓋式義齒也是不錯的選項,能恢復至少6成以上的咬合力。 (左上)術前,(右及左下)implant overdenture完成照 上顎:implant bar overdenture(4顆植體) ;下顎:implant support overdenture(4顆植體) 什麼是覆蓋式義齒overdenture 覆蓋式義齒與傳統活動假牙的差異在於假牙底下有沒有幫忙支撐或固位的牙根,其牙根可以是良好的自然牙或是人工植牙。良好的設計可以增加假牙的穩定度,提升咀嚼功能;但若設計不好,則會造成假牙容易破損,或是太凸影響美觀,及費用較高。 什麼是植體覆蓋式義齒implant overdenture implant overdenture是活動假牙底下由人工植牙來固位或支撐,可以依照植牙數目區分成implant support或是implant retained。當顆數較少,如下顎用2顆植牙做覆蓋式義齒,因為假牙大半部是由牙床軟組織去受力,沉降量相對較多,稱之為implant retained overdenture;若是植體數目4隻以上,平均撐住活動假牙使其沉降量少,則稱之為implant support overdenture。 [...]

標題

Go to Top